产品中心
m6米乐网页版:如何破解“看病难”?贵州医院有“良方”
产品名称:

如何破解“看病难”?贵州医院有“良方”

来源: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8-02 16:29:49

看病就医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在一些比较好的公共医疗机构,想要就诊,往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

  看病就医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在一些比较好的公共医疗机构,想要就诊,往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

  如何破解“看病难”?日前,记者走访了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厅了解情况。

  “真的很方便,几分钟就能完成,缩短我们在医院排队取药的时间。”2024年1月23日下午,正在省医(南明院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咨询的罗女士和记者说,上传自己的处方信息到共享平台后,她就可以到院外取药,医生还告诉了几个可选的药店,她可以任选一个药店去拿药。

  记者看到,位于该院急诊大楼一楼的一站式服务中心设有5个服务窗口,可提供特殊病种门诊医保退费审核、门诊病历补打印、各类危急值告知、门诊会诊、受理投诉、患者信息校验等服务。这是省医为减少患者办理出院的等待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的又一大举措。

  2023年4月6日,省医正式掀开“一院两区”发展新篇章。为逐步提升就医体验,贵州省人民医院还在观山湖院区实行“一站通办”。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开放式服务台,现场解决患者急需解决的普遍的问题,就近办理相关业务,避免群众“来回跑、绕弯路”。

  据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日均服务患者千余人次。医院也不断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诊疗服务做细做实,坚持为患者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缓解广大群众看病排长队、住院往返跑的问题。

  同时,南明院区CT、MRI检查时间提前至早上7点,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快捷,老百姓看病费用得到逐步降低,看病“排长队”现象得到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提升。当天晚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省医(观山湖院区)就诊。

  “一般的门诊五点就下班了,急诊的话人又太多,这个夜间门诊对我们来说很方便。”带孩子前来就诊的杨先生和记者说,自己和孩子妈妈平时都忙,白天实在不好请假,这边夜间都还有专家号,所以今天下班带孩子来看看,夜间门诊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上班族。

  据悉,夜间门诊是该院2023年5月推出的便民举措。医院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家长带孩子看病时,存在白天不好请假、晚上挂不到专家号等痛点。为破解难题,医院开设了夜间门诊,并派出副高以上的上海专家和本省专家共同坐诊,接诊时间为每天17点至21点。

  此外,该院开设全省第一个儿童术前镇静等候区——阳光小寨。手术前,护士们都会在此正耐心地为小朋友做心理疏导及围术期的宣教,以方便手术过程中随时监测小朋友的身体状况。

  阳光小寨作为一个设立在手术室外可供父母陪伴的全开放式术前等候区,具备实施术前镇静和监护功能,又被称为小朋友们在院的游乐园。

  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院长张马忠介绍,“无哭声手术室”项目设立的初衷是希望解决手术患儿与家长分离时的哭闹。作为儿童专科医院的麻醉科医生感到有责任、有义务去解决患儿及其父母的实际的需求。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2014年,医院正式提出“无哭声手术室”的概念。

  当前,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在实际医疗过程中患儿的配合度明显提升,疼痛评分降低,哭吵发生率减少,家长满意度不断攀升,缓解儿童围术期焦虑的方法从单一到多元,流程从简单到逐渐规范化,服务范围从术前到覆盖整个围手术期,服务人群从手术患儿拓展到更多需要舒适化医疗的儿童

  而对于老百姓看病不便捷、等待检查结果时间长等问题。省医还将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不断聚焦新举措,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淤点难点,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急难愁盼”变“满意答卷”。

  位于贵医附院门诊大厅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将预检分诊、预约挂号、缴费、退费、医保咨询、检验检查报告单打印、病历补打印、影像检查预约、内镜检查预约、门诊疾病证明书审核盖章、品专用卡审核办理等服务集中办理,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厅的导诊护士们耐心地解答着患者疑问,主动提供服务,切实解决部分患者看病难、看病排长队的问题。

  门诊作为承接患者的第一站,良好的就诊秩序是门诊就诊的关键环节。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从导诊挂号、候诊就医、功能检查、药房取药等环节,打造为患者提供专业的人介绍、候诊提醒、信息发布、健康教育等便捷服务,既合理有效地引导排队的人流,减少患者间因排队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又最大限度充分的利用医疗资源创造更多价值。

  贵医附院最初是按日均2000人次设计门诊,如今这项数据是之前的近5倍。但环顾门诊大厅,面对庞大人流,记者并未见到人员拥挤、长队排起等现象,而是人群分流、秩序井然。

  “一到六楼,配有80台智能自助机,极大缓解窗口压力,充分节约排队时间。”该院门诊部副主任谭鑫介绍。

  打造一站式高效就医服务,让患者就医告别排长队,这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智慧医疗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医院在省内率先投入第一批、共计20台自助服务机。尽管该服务机尚未提供报告查询和自助缴费等高级功能,但其仅凭借登记和挂号等基础服务,便为广大群众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2016年11月,新型自助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新增自助预约、信息查询等服务。前不久,屏幕更大、体积更小、功能更全、界面更优的智能自助机完成升级,可提供预约、挂号、缴费等一系列自助服务,实现诊前、诊中和诊后全覆盖。

  谭鑫说,医院还增加周末专家门诊数量,增设麻醉、影像、临床药学、疑难病等门诊,分流就诊患者,缓解排长队问题。“满号”的情况下,现场引导员也会指引需要挂号的患者,到一站式服务中心门诊患者接待窗口进行现场加号。

  为满足患者在就诊方式、时间上的个异性需求,缓解暑期门诊人数大量增加带来的医疗压力和风险,医院采取系列措施持续性提升周末门诊接诊力量,实现周末门诊全开放。“周末门诊全开放不仅是周末专科门诊全部开放,还包括增派高年资专家坐诊,并由全院各临床科室主任、支部书记、副主任、治疗组组长积极带头出诊周末门诊。”

  针对影像科等热门检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行“人停机不停”排班,要求超声中心日日清,所有检查周末全部开放。依托信息化建设,检查报告获取实现自助机打印胶片,手机端看云胶片,省去重复排队。

  不仅如此,为合理引导患者精准时段就诊,医院门诊部重新规划就诊前候诊流程。诊区设置二次签到叫号系统,精心设计合理顺畅的叫号规则,有效解决“三长一短现象”和“复诊无序”的难点和痛点问题,更好地保护患者隐私。

  病人在医生处首诊之后,完成辅助检查回到原就诊医生处问诊时,先到诊室前报到机上扫码进行二次报到,就可以自动排入队列,等待叫号复诊。

  看病就医,缴费方式日趋多样,甚至把移动支付搬进医生诊室,开通诊间支付。借助先进的技术方法,贵医附院在全省率先实现医保“刷脸”就医支付,结合贵州省医保移动支付,医院成为全省首家推出线上线下均可进行脱卡就医的医院,为贵州省老百姓就医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捷通道。

  患者(已绑定电子医保凭证)进行窗口结算时,只需站在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前,不用带身份证和医保卡,也不用手忙脚乱地调取付款码,就可以刷脸直接完成门诊结算和身份认证,既方便操作又能享受医保政策。

  患者若不想在人工窗口排队等候缴费,也能够正常的使用医保移动支付。利用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患病的人能在线上完成结算,真正的完成全程无接触。

  针对“取药不方便”的问题,贵医附院门诊药房完成自动化改造,自动发药机上线,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体验。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进一步缩短,从缴费、报到再到取药,最快只需要十几秒。

  谭鑫介绍,自动发药机非常智能,患者缴完费,处方信息将通过报到机传输给发药机,发药机自动将所需药品传送至发药窗口,药师取药核对后即可发给患者。患者从缴费、报到到取药,最快只需要十几秒,实现了“人找药”到“药等人”模式的转变,有效解决了患者排队取药等候时间长的问题。

  贵医附院不断拓展“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场景和服务边界,努力构建更完善的智慧就医服务体系,让患者充分享受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未来,医院还将继续探索更为优质的智能化、科学化的诊前诊中诊后三位一体的服务,加大探索人工智能分诊系统,以更多切实举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停车位紧缺、高峰时进出难、停车费用高,是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最多的停车“痛点”。

  2023年10月27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省中医医院)医技住院综合楼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该院这栋现代化、智能化、融入中医特色元素的医技住院综合楼是一个极具人性化设计的医疗综合体,内部布局科学,功能设置合理,中医院特色场景和中医诊室的科学设置等助力提高医生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记者了解到,为从外到内、由表入里充满温馨、舒适、便捷,最大限度地考虑患者就医体验感,医技住院综合楼中的机械式智能停车系统在2023年11月底正式试运行。

  同时,这也是云岩区“一圈两场三改”中的停车场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88550平方米,大楼内主要以机械式智能停车区为主,地面停车区为辅。目前,已建成一期项目,可为市民群众提供400余个公共停车位,二期项目也正在筹备建设中,完工后可再提供300余个公共停车位。

  据悉,该院机械式智能停车系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以来,不仅为市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公共停车位,有效解决了入院看病停车难的问题,还成功缓解了医院周边交通拥堵情况。同时,机械式智能停车区设计的原理是从停车区入口向下建造完全封闭的地下停车场,能够尽可能的防止雨水倒灌。

  记者在现场看到,停车车辆按次序排队进入车辆存放的区域的存车处后,驾驶人和乘客即可下车离去。而取车时,在车辆存放的区域取车处,输入车辆号牌,即可排队等待车辆挪出,相当智能便捷。现阶段共有两个机械式智能停车区7个车辆入口,各区域由2名工作人员进行辅助,停车区设有监控室,由2名维护人员进行24小时监测。

  “现在好太多了,基本都有位子停。”“这种智能停车的模式,对我们新手驾驶员十分友好,车一存,就可以上楼就诊。”“开车进入、停车熄火下车,输入号牌等待取车,很方便。”对于贵州中医一附院新建的停车大楼所带来的便利,到院就诊的市民纷纷给予好评。

  除了停车“痛点”问题得以解决外,为满足群众各时段就医需求,解决患者错峰就医,2021年12月1日起在主院区全面开设午间门诊,分散群众就医时段,加强体检人员预约管理,进一步缓解排队等候问题。

  医院推行的“一站式”服务,利用自身医疗、空间、资源,逐步优化就医流程,切实改善就医体验。

  “我们预约电线点市民可电话进行预约就诊,周末也能拨打。”据一站式服务中心护士介绍,患者在服务中心就能办理所有的业务。如:医保、出入院手续、药品免费邮寄和调整药房取药时间等,大幅度减少患者医院等候时间,患者就诊结束后将处方缴费后到药房确认即可离院。

  在省政协委员、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徐寒松看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最主要的原因是整体优质医疗资源不足。

  “从目前来看,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徐寒松认为,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可以把全国最顶尖的专家团队的医疗资源复制到贵州,解决了优质医疗资源功底不足问题。

  从民生层面说,这让市民享受到全国顶级的医疗团队的服务;从省级层面说,这使贵州省较顶尖的医疗资源下沉到了各个地州。如此,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的品质不高的问题就得到了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

  一是医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如:预约挂号、诊间支付和自助服务机等,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排队长的问题;

  二是加强窗口的动态管理。如:窗口排队5人以上,医院应立即增开服务窗口,由此减少排队人数;

  四是延长挂号的有效时长,实现只挂1次号即可看完病,起到分流复诊患者数量的作用。

  而在今年贵州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吴强针对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建议一院一策,精准推进我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吴强认为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牵头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是我国全方面促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的重要举措。

  吴强介绍,从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省/直辖市遴选出高水平输出医院,向医疗资源薄弱的中西部地区输出技术与管理帮扶,最终实现区域间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医疗服务水平同质的目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据了解,2022年和2023年,贵州省分别在第四批和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获批五家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

  “这五家项目主体医院陆续建设和实际运营,目前已经对我省疑难危重症诊疗、高层次医学人才教育培训、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引领和提升作用。”

  吴强说,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为例,自2023年4月6日正式揭牌开诊至12月31日,门诊就诊患儿18.5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儿7800余人次,开展各类儿科疾病手术治疗3400余台次,在省内率先开展39项新技术。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的正式运行不仅为贵州百姓带来了福音,也吸引了8000余名来自周边省/直辖市的患儿前来就诊,极大地提升了贵州省儿科疾病诊疗水平和学科影响力。